综合兵击(Mixed Fencing)
背景
从古至今,无论是古游牧民族、古中国、古希腊,还是现代各国防暴警察,在头盔和护甲之外,多带有盾作为防卫兵器,同时持有一种或多种进攻兵器,无论是利器还是钝器,如刀、枪、剑、棍、锏等,这也可能是最基本的单兵武装形式,现代盾甚至能够防弹,在反恐、防暴和边境冲突中有很强的应用性,能够有效降低伤亡人数。因此,相较于包括中国传统武术在内的大多数格斗流派,我首先增加了盾,但没有限制攻击兵器的类型和数量。
缘起
我的祖父、父亲都是军人出身,祖父是近代内蒙古骑兵,虽然有马刀,但早已普及了步枪,还装备了重机枪和火炮,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的父亲退伍后成为了警察,因此我之前主要学习得是警用格斗术,尤其是以色列马伽术,以及少量的蒙古搏克、拳击、太极拳、长拳、特种兵格斗术、截拳道和八卦游龙剑,但在思路上,受截拳道和蒙古骑射、马枪、马刀影响较多,特别强调不受流派限制以及在运动中实战。我是在博采众长教防身术的实践中,逐渐重新发展出这种带有甲盾的兵击术的,实际上应该是有些失传的传统军事武术,现在也有人叫做刀盾/剑盾术,我看欧洲还有少量资料,但我个人更喜欢大一些的盾牌,参考综合格斗(MMA)的命名,目前暂且称之为综合兵击(Mixed Fencing,即MF),因为它来源于古代军队和现代警察,应该是兵击的一种流派,但我个人的新定义,则更接近扩展了武器范围的截拳道,也可以被视为对李小龙截拳道的扩展。
基本的原则
1.攻防一体,简而言之,要在进攻时考虑防御,要在防御时考虑进攻。这是极为重要和非常有效的,尤其在双方还持有暗器时;更重要的细节:持盾一手要随时觉察对方的长/短兵器的位置和方向,持长/短兵器另一手则要随时觉察、试探对方可能出现的空隙,寻找破绽进攻,因此,要求保持全身的觉知;
2.善用环境,如掩体,坡度等,要求保持对距离和环境高度觉察力;
3.速度、力量和准确性;
练习和实战
日常练习中,可以使用泡沫/橡胶材质的平头长/短兵器和盾作为基本的练习兵器,当然,也可以使用泡沫材质的任何软兵器、暗器等,我个人很喜欢光剑的视觉效果,但都需要穿戴尽可能专业的护具,尤其要注重对眼睛的防护。具体的格斗姿势,更多地参考:
1.持枪式。将长/短兵器架在盾上或贴在盾侧,像古希腊战士一样,是很有威慑力的姿势,体力强者可以肩突然发动冲击;
2.持剑式。左手斜持盾在前,右手持长/短兵器在后,像散打的姿势;
3.持刀式。左手横持盾在前,右手持长/短兵器在肩,左手可以盾为武器,类似拳击的左拳,或李小龙左手放低之势,也有诱敌之意,右手可伺机直接发力斜劈;
长/短兵器和盾的用法没有任何限制,既可以作为防守兵器,也都可以作为进攻兵器,如果使用多件兵器(可以背在身上)的话,甚至可以投掷,尤其是暗器。必要的时候,盾也可以划,像泰拳的肘一样,也可以用于冲撞对方。
步法也没有任何限制,可以参考拳击、截拳道和武术散打等,但我要求学员额外练习行走和跑动攻防,这是参考了蒙古骑射机动性强、速度高的特点。
我甚至设想了多人格斗的场景,分为一对多和多对多,作为模拟真实防身场景的练习,个人认为这是有必要的,虽然一对多最难,但现实场景中一位女性、一对情侣同时面对至少两个小流氓围堵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彻底让对方丧失反击能力,要么能从对方的包围圈中突围都是很重要的。
在具体的搏斗中,速度是第一位的,但我个人对学员的打击力量是有要求的,准确性不必解释。
至于心法,建议学禅,追求禅武不二。
虽然作为一种防身术,综合兵击能应用的场景非常多,但在此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在防身的时候,任何物品皆可为兵器。考虑到女性在现实中遭遇暴力的场景,就体能而言,不鼓励女性徒手博斗,至少应该学会使用坚硬物品进行格挡防御并有力反击,至于随身的防身器具,我有具体的扩展思路,先不在这里展开,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企业生产。
瑜伽士雲博
2024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