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化的地方政府采购将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

       自古以来,地方政府都把采购当作“金矿”。即使在当今,无论是在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各部门,采购都是肥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我国应尽快改革地方政府采购制度。

 

       首先,我国公共采购规模巨大,而且采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显示,我国公共采购价格近80%高于市场。而根据中国财政部201996日公布的数据,中国公共采购规模达35861.4亿元,较上年增长11.7%,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0.5%,在GDP的比重为4%。据此分析,在近3.6万亿公共采购中,80%计,约2.9万亿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采购,占全国财政支出8.4%,或GDP3.2%,都持续被官员贪腐侵蚀。

 

       其次,公共采购问题的根源是官员贪腐。据广东卫视2014年报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共采购很多都是高级货,想不贵都难。而有关专家指出,采购黑幕与官员贪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后是不把国家的钱当钱的心态,也与采购制度的缺陷不无关系。

 

       再者,公共采购事关民心向背。公共采购是国家大事,事关企业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政府的公共形象,甚至是党的执政基础。企业在与政府投招标的过程中,最先知道一个地方政府在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贪腐以及有多贪腐,贪腐信息会很快传播至行业内部,然后向整个市场传递,随后导致地方政府公共形象受损,进而使党在地方失去人民的信任。

 

       最后,我国应尽快改革公共采购的监督机制。一、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采购部门公务员的法治意识;二、由中央选派专人负责监督,定期轮换监督员,并由专业人士负责清点,查账并核对实物,这样可以不受地方政府牵制;三、因事关民心向背,公共采购应尽可能透明、公开、公正,并将打击公共采购贪腐列为我国司法工作的重点。

 

云博,MBA

20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