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自明朝中后期开始回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饱受列强欺凌,逐渐触底,如今,中华文明需要新的长期增长动力才可实现伟大复兴。
首先,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重构文教体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外来文化逐渐浸入本土文化,尤其是国外流行文化,基于资本驱动,由商业运作,用可视化的方式以及玩具进行传播,以刺激青少年非理性消费为目的,良莠不齐,易于对我国青少年产生负面效应,应当仔细分辨,善加引导。表面看来,相关产业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却会导致本土青少年身心素质同时下降,进而导致本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可以走得更远,在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美的文学的同时,还应将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思维上,目的是发展出高阶思维能力(High Order Thinking):
1. 形成观点:学会收集数据,形成推理;
2. 清晰表达:呈现证据,有逻辑的表达;
3. 促成合作:促成他人与自己的合作;
4. 判断真伪: 面对一个观念时,能够区分观点与证据,判断证据的真假,作出符合事实的判断,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思辨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步提升非虚构类作品的阅读比例,因为语言与科学、历史、社会学相互融合。在语文教育中,逻辑、思维训练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错误:
1. 举例论证:以偏概全,筛选证据掩盖真相;
2. 诉诸权威:以权威言论作为论据;
3. 比喻论证:以形象对比代替逻辑思辨;
4. 对比论证:将不相关的体系进行对比;
文化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方面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应与时俱进。
而对当今世界而言,还应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与我国的联系,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欧亚大陆的文化教育水平。
其次,应根据新冠疫情环境调整经济体系及金融体系。为了经济能够有效复苏,应当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政策,并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在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深层的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欧亚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此外,国家战略投资应着重于思维、沟通、文教、心理、学前教育等能够有效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关键领域,这些领域才是创新的前提和长期增长动力。如果这些关键领域做得好,则我国人力资本无论在哪国接受哪个专业的高等教育,都会保持一颗内置的中国心。
再者,应根据社会的变迁重构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党政职能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基础上,变革全能型治理体系,重新整合为具备现代治理水平的治理体系,并将治理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提升其综合治理水平。
最后,提升战略能力,对内推进国家提升现代综合治理水平,对外推进由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一体化”国家战略,提升整个欧亚大陆的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治理水平,逐步塑造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世界文化格局。
云博,MBA
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