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州为枢纽连结京津,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华北地区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说法,是指由于漕运的重要性,通州的地位曾经仅次于京、津二地,而对于当今的北京市而言,通州区除了作为副中心,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连通”价值。

 

       北京需要港口,天津港是首选。纵观世界城市排名,位居前列的伦敦、纽约、新加坡、悉尼、巴黎、迪拜、东京i(GaWC, 2018) 等,多凭借海港、河港发展海运及河运,以低廉的物流成本优势,从全球一众城市中脱颖而出,而相对于拥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广州港、深圳港、香港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的北京,虽然坐拥首都的地位和资源,却并无出海口,亦无河道可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而就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和集装箱吞吐量而言,天津港无疑是北京的首选,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就在于让北京与天津更好地连结起来,甚至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带,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并驾齐驱。

 

       通州是连接京、津两地的枢纽,内河航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作为北京副中心的通州区位于城六区与天津市武清区之间,有丰富的交通线路连接京、津两地:除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等公路外,还有铁路以及成本更低、能耗更小、污染更少、即将恢复通航的京杭运河。试想,如果货物可以通过内河航运经由天津港直接进出北京副中心,那么北京的物流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天津的战略价值也将借助与北京副中心的连结得以提升,结果将是北京分享了天津的港口,天津分享了北京的资源,实现京、津两地优势互补、合力发展,进而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吸纳更多创新人才,解决更多人口就业。京、津两地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应逐步协同、统一,简化行政手续,才能逐步实现两地交通连接、港口对接、产业衔接的一体化过程。

 

       京、津两地协同发展,可带动河北,辐射华北、西北和环渤海经济带。以北京副中心连结京、津两地,结合北京作为华北经济中心乃至全国首都的资源与天津作为港口的作用,首先实现京、津两地协同发展,然后向周边溢出,带动河北发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进而通过公路、铁路、内河航道、海上航道辐射华北、西北和环渤海经济带,成为黄河生态经济带与海内外的连接点。

 

       综上所述,可以通州为枢纽,近接京、津,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远通海内外,立足京津冀而放眼全世界。

 

 

云博,MBA

2019123

 

参考文献

 

i GaWC.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8.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8. 3 Dec. 2019. https://www.lboro.ac.uk/gawc/world201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