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上师位置:首页>走近上师>雲博座主

弘法理念

雲博上师弘法理念

 

在家居士,即身成佛,
禅密二宗,果乘修道,
修法简洁,随处起用,
行住坐卧,不离心性,
但以心净,渐修成佛。


       在家居士修行目标应指向即身成佛。相对于出家法师之讲经说法,在家居士除志在出家者外,一般无需广读大论、乐修长轨,而应专注实修,具信者目标应放高至即身成佛,最低目标也应是往生净土。在家居士多有家业,能用于专注学修佛法的时间相对较少,如再不强调实修,很容易流于口头禅。

       禅、密二宗均属大乘佛教,相对于从不了义的见地次第修学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因乘教、律诸宗,更强调直接从了义见地起修,也就是直接从佛的见地起修,所以被称为果乘。《大般涅槃经》有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禅师或上师依据弟子根器直指心性、弟子如佛一般安住心性、一直修行至佛果位即是果乘之特点。这也并不是说,果乘就不修菩萨六度,而是说,果乘是以了义见地修菩萨六度,况且大乘佛教都修菩萨六度。

       禅、密二宗也都更强调实修,从古至今都有相当大比例的在家居士作为其主要载体,推动着中国佛教的发展。禅宗在家见道者多称大士,如傅大士,密宗在家成就者多称瑜伽士,如密勒日巴瑜伽士。禅宗长于三昧法,自达摩祖师起,就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主要理念,以如来禅、祖师禅——看话禅、默照禅为主要修行方式,以求明心见性而一世成佛;密宗长于总持门,生起次第以观本尊身相、持本尊心咒、结本尊手印为主要修行方式,圆满次第以安住心性修持气、脉、明点为主要修行方式,以求与本尊相应而即身成佛。事实上,三昧法与总持门在禅、密二宗都有,融合在一起修,更像是密宗传统。

 

       就师承而言,密宗觉囊派与禅宗临济宗渊源颇深,祖师更钦·笃布巴大师是禅宗大德再来,慈尊多罗那他大师高度评价并赞叹禅宗,并在《修法宝源》中收录《布袋和尚赞》,而且据噶尔丹仁波切传记《至尊具缘海》记载,“觉囊派在较高的修行阶段有类似于禅宗指示心性的风格。例如狼无佛性(狗子无佛性)、一弹指(竖一指)等公案,与禅宗极其类似”,在《六祖坛经》被翻译为藏文后,当代大德谢热堪布非常重视这部经典。觉囊派禅法主修止观、三远离和虚空瑜伽观,密法生起次第主修时轮金刚、圆满次第主修六支瑜伽。

       禅、密二宗修法相对简洁,最终都能做到在般若空性的基础上,随时随地安住心性修持,行、住、坐、卧不离心性,如此则终日不断净化己心,在生活中修行,逐渐在一世之内成佛。

 

       因此,简洁、直接、非学院化是我法教的特点。

 

       此外,作为以藏文梵字观想、梵音持咒、汉语修法的瑜伽士,所有我公开的梵语法音,开许恭敬听闻即得传承。

                                                                                                                                                

——禅门临济惭愧士演空·密教瑜伽自在者持明金刚